12月1日,由我校國際交流處主辦、球盟會qmh網頁版登錄和中德國際學院協辦的中德建交50周年主題交流分享會——“中德同行:回顧與展望”在滬江國際文化園德國文化交流中心舉辦。此次交流分享會邀請了外交部歐洲司肖君參贊、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原主任賈建新參贊、人民網海外傳播部副主任張悅、中國網多語部副主任羅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潘亞玲教授、球盟會qmh網頁版登錄特聘德國應用知識教授馬可博士(Prof. Dr. Marcus Hernig)、我校中德國際學院常務副院長陳琦教授、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楊薈楠教授。交流分享會由我院德語系王婀娜教授主持,德語系眾多師生參加了分享會。
我院黨委書記曲德強在致辭中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中德建交50年來,世界風云變幻、跌宕起伏,中德關系雖有曲折,但總體保持迅速、持續、穩定的良好勢頭,始終走在中國與歐洲國家發展關系的前列,在此背景下舉辦中德建交50周年主題分享會意義重大。
在分享及交流環節,嘉賓們首先以對話會的形式分享了自己在中德交往中的切身經歷,回顧了兩國在外交、文化、經貿、高等教育等合作交流方面的閃光瞬間,展望了兩國美好前景。與會嘉賓也希望自己的經驗分享能夠鼓勵上理學子嚴于律己,勇攀學術高峰,提高跨文化素養,成為能擔起重任的跨文化使者,用自己的實力講好上理故事,講好中國故事。之后,在場師生通過提問方式與嘉賓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交流分享會結束后,德語系多名學子發表了自己的參加感言,以下摘錄部分感受。
2022級德語1班徐玙璠:感覺有了一個奮斗的方向,我最初的高考目標是外交學院外交學,很向往外交工作,今天有機會聽到一線外交大拿和學術大拿的分享,收獲慢慢,重燃了剛剛進入高中時的斗志。
2022級德語1班曾慶之:作為德語專業的一名學生,我有幸在現場聆聽了這場分享會,受益頗多。外交部首席德語高翻與我們分享了她豐富的口譯經歷,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潘亞玲教授與中德交流專家馬可從跨文化的角度暢談中德文化,生動有趣;我校中德國際學院常務副院長陳琦和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院長楊蕓楠不僅分享了他們自己在德國的留學經歷,還在互動環節為我們解答了許多疑惑。這場分享會讓我對德國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令人受益匪淺。
2022級德語1班楊凡:這一次的分享會從翻譯、文化、傳媒和實際教學等多個方面為我們展現了德語語言在更高一層次的應用和異彩紛呈的語言魅力,為剛入門的我們打開了視野,從不同維度和不同情感寄托等層次看到了不一樣的發展方向,更給予我們對語言新的理解和新的感受,讓我們有更多的興趣投入到德語學習中,并接受更高的目標和造詣極深的老師的引領。十分幸運能有這么優秀的老師指導和點撥,老師們對于語言和文化傳承的熱忱令我十分感觸和感動,作為學生真的受益匪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22級德語1班張耀之: 在中德建交50周年交流分享會上,許多在中德政治、經濟、教育等領域交流和合作作為“建橋者”的嘉賓介紹回顧了自己所經歷的難忘事件。在這次活動中我看到了許多非常優秀的前輩,他們的能力與做出的貢獻使我敬佩。通過他們的分享,我對中德兩國的政治交流、文化交流等有了更多的了解。兩國關系并非小事,而交流過程中語言的互通是必不可少的。作為德語專業的大一新生,我愈發堅定了自己學好德語,爭取將來能為中德兩國關系做出貢獻的想法。
2022級德語2班蔡家旸:這次活動回望了過去50年,雖有曲折,但總體保持了迅速、持續、穩定的良好勢頭,始終走在中國與歐洲國家發展關系前列的中德關系?!鳛榈抡Z學習者,我更應該把握好兩國關系發展的大方向,如果今后有機會出國留學,也要尊重彼此社會文化,減少誤解和摩擦。維護和發展中德友好合作關系,不僅有利于兩國和兩國人民,也有助于為動蕩的世界注入更多和平、穩定和發展的正能量。
2021級德語1班錢小錦:作為德語專業大二的一名學生,我帶著對于中德50年來多領域交流和合作的濃厚興趣,抱著學習的心態聆聽了中德建交50周年不可或缺的“建橋者”們對各自經歷的回顧及經驗的分享。兩位參贊常年在外交領域做貢獻,讓我感受到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樣離不開語言學習者與翻譯工作者。如何盡己所能向德國講好中國故事,盡可能地準確傳遞外交中的意見、不對中方產生誤解,是兩位參贊一直與時代同行、不懈追求著的!同時,作為一名德語學習者與迫切想要講好中國故事的中國大學生,我心中也一直對于“口譯時是否需要糾正被翻譯句子可能出現的錯誤”這一問題有著疑慮,兩位參贊都表示,遇到這種問題需在保持嚴謹性的基礎上發揮靈活性。這也為我的德語學習帶來了啟發!與會嘉賓都表示,德國人因對中國沒有足夠的了解而對持中立的態度,這就表示兩國之間還需要更多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的人,本次分享會也堅定了我想在中德交流與合作中起作用的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此次中德建交50周年交流分享會的舉辦旨在通過中德人文交流搭建一座橋梁,這是一座友誼之橋,從這里把友誼的種子撒向世界;這是一座合作之橋,從這里我們深化合作,謀求共贏;這是一座未來之橋,從這里我們砥礪前行,共創未來。
王教授主持
曲書記致辭
活動現場
與嘉賓合影留念